建站企業
賽邁科先進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中鋼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鋼集團新型材料(浙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成立于2007年10月,注冊資本6.1億元。前身是我國特種石墨“搖籃”上海碳素廠,作為國內最早研發生產“三高”石墨的企業,1958年成立的上海碳素廠一直是國內特種石墨的領軍企業,2007年為了承擔國家戰略新興材料(核級石墨)研發的重大任務,中國中鋼集團以上海碳素廠主要技術、生產人員為主體,通過引進國外人才,引進國際最新的成套設備,在浙江湖州發起設立中鋼集團新型材料(浙江)有限公司,后經兩輪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為一家民營控股、國有參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具備綠色環保的先進生產工藝,主要從事高端特種石墨材料及炭基復合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其石墨材料和碳材料產品廣泛應用于干凈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半導體、工業爐、精密模具等行業領域,是國內領先的大規模、高品質特種石墨材料研發生產的高科技企業。
公司始終把自主科研創新能力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及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已成功取得核工業質量管理體系、中核集團合格供應商、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以及ISO 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等認證證書。公司與中國核學會共同合作,設立核石墨及碳材料測試與應用分會,并設立秘書處;同時,公司還是國內石墨行業唯一入選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組織成員單位的企業。建有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省級院士工作站及企業研究院,并與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牛津大學、拉夫堡大學等頂尖機構深度合作,形成“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生態,為提升公司戰略性創新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以國家基礎戰略材料的研發與產業化為己任,著力突破關鍵材料的核心技術,實現關鍵材料的國產化,服務于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實現第四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用核級石墨材料進口替代,領先各類第四代核反應堆用核級石墨材料的研發,推動半導體先進材料的國產化,為實現材料強國戰略和重大關鍵技術“走出去”奠定堅實基礎。
合作院士
傅正義,高性能陶瓷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科首席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997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02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傅院士長期從事多功能陶瓷與陶瓷基復合材料、結構/功能一體化復合材料、新結構與新材料體系探索、原位反應合成與制備新技術、高效燒結與加工新技術、材料過程仿生制備新技術等方面的研究。開發出多種高性能新材料,已在現代工業和國防工業中實現工程化應用。在此期間,傅院士發表論文40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90余項,并先后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合作重點
圍繞企業發展急需解決的重大關鍵技術難題,院士專家團隊積極參與謀劃和決策,為公司的長遠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助力公司取得重大標志性成果。
1.破局“卡脖子”:牽頭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經院士團隊深度參與研究和戰略決策,公司成功獲批牽頭承擔某材料領域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解決我國某關鍵產業關鍵材料“卡脖子”難題,并將為我國半導體、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技術和新動能。
2.國產替代里程碑:半導體超高純石墨突圍。在院士團隊的引領下,公司高度聚焦半導體用超高純石墨材料的研發,為了突破半導體用超高純石墨材料的技術壁壘,攻克超高純石墨提純設備、超高純提純工藝穩定性、功能定制化技術,在院士專家的專業技術指導下,公司開始實施年產50000件/套半導體用新材料技改項目,該項目生產的超高純石墨,將打破德國西格里、法國美爾森、日本東洋炭素等國外廠商的壟斷,對于推動我國半導體制造行業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3.產學研生態升級:構筑創新聯合體。通過院士團隊的橋梁作用,公司與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更加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系,成立了以褚君浩院士為主任,董紹明院士為副主任的極端環境功能材料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合作申報了“全省極端環境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為公司未來引領行業發展出謀劃策,更為公司拓展橫向合作創造了廣闊的空間和機會。
展望未來,公司將繼續深化產學研合作,充分發揮院士團隊的引領作用,加強與科研院所、高校的緊密合作,共同攻克材料領域的關鍵難題。同時,公司還將積極拓展橫向合作領域,吸引更多優質資源,共同推動材料產業的創新發展,以材料自主化推動產業升級,踐行“材料強國”使命擔當。
主辦單位:湖州市科學技術協會 版權所有?2018湖州科協 浙ICP備10020302號
地址:湖州市仁皇山新區皇山路(市科技館內) 郵編:313000 ? 電話 : 0572-239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