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18日,中國風景園林學會“送設計下鄉”科技志愿服務隊赴德清縣鐘管鎮進行第二輪成果匯報交流,成果順利通過專家審查。
服務隊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副理事長李雄帶隊,秘書長左小平、副秘書長付彥榮、浙江農林大學設計院院長陳楚文、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規劃設計分會代表張永龍、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副教授馬嘉、浙江農林大學設計院副院長金敏麗、浙江農林大學園林設計院主任工程師馬仲坤、浙江農林大學園林設計院設計師曹慧蓉、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院副教授圣倩倩、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綜合部任敏等服務隊成員參加。服務隊特邀項目評審南京林業大學祝遵凌教授、河南農業大學田國行教授、浙江省風景園林學會理事長施德法教授、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專家委員會李煒民教授4位專家。德清縣科協黨組書記、主席陳海建和德清縣綜合執法局、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及鐘管鎮、干山村、蠡山村相關負責人陪同。
7月18日上午,會議在鐘管鎮政府三樓會議室召開。德清縣鐘管鎮黨委副書記洪濤濤致歡迎辭。馬嘉副教授代表服務隊匯報了《德清縣蠡山村旅游發展規劃和景觀設計》和《德清縣干山村“未來鄉村”特色風貌規劃和景觀設計》。
《德清縣蠡山村旅游發展規劃和景觀設計》立足蠡山村現狀資源,以隱逸生活體驗為核心,整合區域自然、文化資源,完善生態微度假配套,推動農旅、文創迭代優化,打造以范蠡、西施文化IP為主題,融合山水休閑、文化體驗、產業協同的長三角水鄉文化微度假目的地,優化蠡山村風貌保護與開發利用,加快鄉村旅游提質增效。
《德清縣干山村“未來鄉村”特色風貌規劃和景觀設計》基于干山村現狀條件,構建生態化、人本化、數字化未來場景體系,全方位、系統性重塑鄉村生產、生活、生態機理,形成可傳承、可參與、可持續的未來鄉村實踐場域,實現從“產業強”到“全域美”的轉變,樹立從基礎完善到品質提升的生態宜居鄉村典范,塑造干山村特色發展品牌。
施德法教授、田國行教授、李煒民教授、祝遵凌教授4位專家對方案成果依次進行點評。專家表示,服務隊專業、敬業,方案成果體系完整、內容詳實,設計理念契合當前未來鄉村發展趨勢,蠡山村文化IP挖掘深入,干山村空間布局合理。建議在落地性上作進一步提升,增加問題清單、工期清單、部門清單等,強化范蠡文化、營商文化等,念好產業經、生意經、數字經,推動鄉村建設提質升級。
左小平秘書長、付彥榮副秘書長代表服務隊發言表示,將結合會議意見,進一步優化成果。同時表示建立長期溝通機制,推動方案成果落地實施,并持續跟蹤回訪。
陳海建主席向中國風景園林學會“送設計下鄉”科技志愿服務隊半年的付出表示感謝,認為服務隊專業精神好、學術水平高、服務意識強,希望與服務隊保持溝通交流、常來常往。
德清縣農業農村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夏天、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國土空間規劃科科長丁一葉等部門代表表示,該方案對美麗鄉村建設、鄉村運營和基層發展具有較強可行性,建議在實施過程中注重設施的易維護性和環境融合度,預留足夠的運營空間,避免同質化問題,同時兼顧后期場景切換和功能調整的靈活性。
洪濤濤、皮勇華等鐘管鎮相關領導表示,該方案立足蠡山村和干山村的現狀,提出的改造提升思路舉措兼具指導性和可操作性。鐘管鎮將認真理解方案內容,準確把握設計理念,結合鎮村實際工作,有序推進實施方案落地見效。
本次會議全面展示了蠡山村與干山村的規劃設計成果,既體現了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科技志愿服務隊的高水平設計能力,也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改進方向,為蠡山村的旅游發展和干山村的未來鄉村建設提供了理論與實踐參考。后續,德清縣科協將持續關注鄉村旅游發展動態,在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或面臨關鍵節點時,及時與專家團隊溝通反饋,進一步總結工作過程和經驗,落實工作成果,提升中國科協“惠民興縣”科技志愿服務成效。
主辦單位:湖州市科學技術協會 版權所有?2018湖州科協 浙ICP備10020302號
地址:湖州市仁皇山新區皇山路(市科技館內) 郵編:313000 ? 電話 : 0572-2398696